以太坊(ETH)挖矿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参与网络验证交易并获取奖励的过程,核心步骤包括硬件准备、软件配置、矿池选择以及持续优化。与比特币不同,以太坊采用Ethash算法,对显卡性能要求较高,同时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持和散热方案。挖矿前需明确投入成本与收益预期,并关注以太坊2.0升级对挖矿模式的影响。

硬件是挖矿的基础,主流选择为AMD或NVIDIA显卡,显存需大于4GB以应对DAG文件调用。矿机需搭配主板、电源、散热设备等,其中显卡数量和性能直接决定算力高低。专业矿机虽效率更高,但成本昂贵,适合大规模挖矿;普通用户可从单张显卡起步逐步扩展。挖矿软件如Claymore、PhoenixMiner等需根据硬件兼容性选择,安装后需配置矿池地址、钱包等参数,确保算力正确接入网络。

矿池能显著提升收益稳定性,通过集体算力分摊风险。主流矿池如SparkPool、F2Pool等提供透明收益分配机制,需关注其手续费比例和服务器稳定性。钱包地址用于接收挖矿奖励,建议使用交易所或去中心化钱包如MetaMask,并妥善保管私钥。挖矿过程中需实时监控硬件温度、算力波动及网络延迟,避免因过热或断连导致收益损失。

以太坊2.0升级将逐步淘汰PoW机制转向PoS,但现阶段显卡挖矿仍具可行性。未来挖矿需关注DAG文件增长对显存的要求,以及市场算力竞争导致的难度调整。挖矿收益受币价、电费、设备折旧等多因素影响,需动态评估回本周期。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合规性、设备迭代及技术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