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网络每天新产生的比特币数量是固定的,约为900个。这一数字由比特币的底层协议严格规定,通过复杂的算法和共识机制确保其稳定性。比特币的产出遵循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,每个区块奖励6.25个比特币的规则,因此24小时内可生成144个区块,总量恰好为900个。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比特币的稀缺性,也使其通胀率随时间逐步降低,最终在2140年达到2100万枚的总量上限。

比特币的日产量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每四年经历一次减半事件。最近一次减半发生在2024年,区块奖励从6.25个比特币降至3.125个,下一次减半预计在2028年。减半机制是比特币经济模型的核心,通过周期性减少新币供应,模拟贵金属的稀缺性,从而维持其长期价值。尽管全网算力波动会影响挖矿难度,但协议会自动调整以确保区块生成速度稳定在10分钟左右,因此每日产量始终与理论值高度吻合。

全球矿工的收益与比特币价格、电力成本及挖矿设备效率密切相关。高性能矿机虽能提升算力份额,但激烈的竞争使得个体矿工难以独立获取区块奖励,多数选择加入矿池共享收益。专业矿场的规模化运营,挖矿行业已从早期的个人参与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,尤其在西伯利亚、北美等能源富集区域形成集群效应。矿工收入不仅来自新铸比特币,还包括交易手续费,后者在网络拥堵时可能成为重要补充。

比特币挖矿本质是维护网络安全的过程。矿工通过计算验证交易并打包区块,确保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。全网算力的持续增长既提高了攻击成本,也加剧了能源消耗争议。部分矿场转向水电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应对环保压力,同时新型冷却技术和芯片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能效比。这些创新虽未改变每日产出量,但显著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