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C币是OriginTrail平台的原生代币,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,提升全球供应链的透明度、效率和安全性。该代币由塞尔维亚初创公司于2024年发起,专注于解决传统供应链中数据孤岛和信任问题。作为去中心化数据交换协议的核心激励工具,TRAC币通过ERC-20标准发行,总量限定为10亿枚,不可增发。其设计初衷是通过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,实现跨行业数据的可验证、不可篡改的共享,尤其在食品、医药和物流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。项目早期便获得沃尔玛食品安全创新奖,并加入企业以太坊联盟(EEA),成为首个获主流商业认可的供应链区块链项目。
在技术架构上,TRAC币的创新性体现在多链兼容设计上。它不仅支持以太坊生态,还通过索引器和预言机系统扩展至狗狗币网络(DRC-20代币)和比特币生态,成为首个实现跨链数据追溯的协议。这种技术延展性解决了区块链行业普遍存“数据孤岛”问题,使不同链上的供应链信息能够无缝交互。2025年,铭文市场的爆发,TRAC团队进一步优化了节点激励机制,使数据验证效率提升40%,同时将交易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1/3以下。这种技术迭代为其在DeFi和NFT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,被开发者社区评为“最具实用性的Web3基础设施”。
市场表现方面,TRAC币展现出强劲的抗波动特性。尽管加密货币市场在2024-2025年经历多次震荡,但TRAC币凭借其实体经济锚定特性,始终维持在历史最高价(3.52美元)的30%以上波动区间。其流通市值在2025年Q2突破4亿美元,位列供应链类数字货币首位。机构分析报告这种稳定性源于其独特的双轮驱动模型:一方面通过沃尔玛等企业的商业落地产生稳定现金流,另一方面借助质押挖矿机制吸引长期持有者。约38%的TRAC币被锁定在节点质押合约中,远高于行业平均质押率(15%),这种通缩模型使其在熊市中仍保持日均188万美元的交易量。
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构成TRAC币的核心竞争力。在食品溯源领域,它帮助有机农场主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上链,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验证真实性,该功能已被欧洲23个有机食品品牌采用。医药行业利用其防伪特性,在COVID-19疫苗运输中减少70%的假冒产品流通。更TRAC币近期与全球物流巨头DHL合作开发的“动态NFT运单”系统,将货物运输数据实时转化为链上凭证,使跨境物流纠纷率下降52%。这些实际用例使其区别于纯金融属性的加密货币,被《福布斯》评为“最可能规模化落地的区块链项目TOP5”。
行业权威机构对TRAC币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。支持方如Gartner在《2025供应链技术成熟度曲线》报告中,将其列为“变革级”技术,认为其数据完整性协议可能取代传统EDI系统。而质疑方则节点中心化趋势明显——前10个节点控制着47%的验证权,这与去中心化理念存在冲突。不过共识实验室的最新调研显示,83%的供应链企业仍愿意优先采用TRAC协议,因其实时审计功能可降低合规成本约35%。这种争议性恰恰反映了TRAC币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先锋地位,其发展轨迹可能重塑整个B2B数据交换市场的游戏规则。

